感統(tǒng)訓練廠商,分別開設親子班、融合班、幼兒園預備班、小學預備班以及有配影子老師的融合幼兒園等形式豐富的科學干預模式。
從“開先河”到“再跨越”江蘇是全國早進行隨班就讀實驗的省份。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江蘇省南通縣就在鄉(xiāng)中心小學開設了特教班,并對班級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宜興、淮安等地也將盲童安置在普通小學,由特校教師定期輔導。1986年,全省次特殊教育工作會議在南通召開。1994年,全國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會議在江蘇召開。會后,原國家教委頒布《關于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正式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廣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 Jean Ayres博士在 1972 年提出感覺統(tǒng)合理論 ,認為通過各種感覺的綜合訓練,能夠改善兒童的感覺統(tǒng)合失調。訓練內(nèi)容的包括觸覺、彈跳、 前庭平衡覺訓練、固有平衡訓練以及本體感訓練,這些訓練項目都有著不同的訓練目的:強化神經(jīng)感應,增強大腦感應的靈敏度,對膽小、怕生、自閉、注意力較差等癥狀有緩解作用;前庭平衡覺訓練調整平衡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前庭信息的反應能力,促進語言、前庭平衡、視覺和聽覺能力的完善與提高,對身體姿勢不正、靈活度較差、閱讀困難、視覺較弱等癥狀有緩解作用;調整平衡感,促進左腦發(fā)育,對笨手笨腳、站坐無相、語言遲緩等癥狀有緩解作用;
使用觸覺和視覺進行判斷,刺激右腦發(fā)展。找一個漂亮的口袋,放進3-5樣玩具或水果等,讓小朋友摸一摸,問他摸到了什么,請他拿出來,看看對不對。爸爸媽媽提供指令要拿什么東西,讓小朋友按指令找出來。再大一點的小朋友可以嘗試否定指令,如:“請你把不能喝的東西拿出來”、“請你把不是藍色的東西拿出來”等等,逐漸加大難度。提升觸覺敏感度、手眼協(xié)調能力,增進辨識度。準備一些硬紙板,紙板上面有人的頭形,可加上“頭發(fā)”之類,使頭形更為生動,制作好可貼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先讓小朋友認識一下自己的官,要求能說出自己的官名稱,然后拿出準備好的官圖片讓小朋友辨認。(家長可先示范貼,也可故意把官位置貼錯,讓小朋友分辨正確與否,同時請小朋友把錯的糾正過來。然后讓小朋友自己操作,爸爸媽媽加以指導)。
口腔肌肉的訓練與語言能力有關。家長不要一聽到孩子哭就把孩子抱起來,可以適當?shù)刈尯⒆涌抟豢蓿尯⒆痈惺茏约翰煌囊粽{、音量,使大腦神經(jīng)與聲帶肌肉起來。如果是人工喂養(yǎng),給孩子奶嘴的孔不要太大,讓孩子通過嘬、吸、咬等動作訓練口腔肌肉。小孩子都愛吃手,一開始吃自己的拳頭,后來是手指,從4個手指吃到1個手指,這是孩子對自己身體感覺的分化,家長不要限制。
膝關節(jié)與腳尖方向一致一次2組,一組10個膝蓋保持大致90度彎曲一次兩組,每組10個以腰腹為中心抬高上身一次3組,每組10個家長們快帶著孩子一起練起來吧!